冬季養豬如何保持合適的溫濕度水平?
溫度和濕度是衡量豬舍環境狀況的兩個重要指標,因此冬季的豬舍環境控制主要就是保持溫濕度在適宜豬群生長的區間內。
1〉提高豬圈的溫度。適宜豬的生長溫度為14℃~23℃,正常生長的下限為8℃。我國冬天的溫度普遍偏低,豬圈內的溫度也偏低。這會給豬群帶來嚴重的冷刺激,降低豬的各種生理功能。尤其是對小豬,影響大,加重腹瀉癥狀,提高死亡率。除了生理應激引起的功能下降這一不良影響外,環境溫度的下降也迫使豬只需提高采食量,就可以通過增加身體的代謝產熱來維持體溫。但這會降低飼料轉化率,影響養殖效果。
2〉提高豬圈溫度的方法很多,例如,利用熱風爐,煤爐子,暖氣等設備提供人工輔助熱源,對于小豬,可以在保育器中加入電熱板,紅外燈泡或普通燈泡等作為熱源。對不同類型的豬圈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具體來說:開放式豬圈可以覆蓋塑料薄膜,或覆蓋雙層塑料薄膜,可以獲得較好的保溫效果,雙層薄膜間距為10毫米,也可以在屋內鋪敷草;封閉式豬圈取暖可以使用鍋爐取暖;半開放的豬圈可以利用加熱和塑料薄膜的結合方法;哺乳母豬圈適用于取暖取暖和取暖取暖。
3〉防止賊風。冬季的寒風容易襲擊豬圈,形成賊風,引起豬的壓力,甚至和肺炎等。因此,豬圈的建設布局應朝北,朝南,土地干燥,場地整潔,同時豬圈外墻穩固。在地區,還可以適當地處理外圍墻。冬天之前,要對豬圈進行維護和檢查,堵住墻縫,窗戶縫和多余的通風口,尤其是老舊豬圈,要進行檢查和維護。同時,還可以在墻外堆積稻草,臨時堆積土壤等,對注射壁采取臨時保溫措施。為了防止風和賊風穿過墻的各種裂口進入,使舍溫相對穩定,豬圈的窗戶和通氣孔距離地面1米以上,在豬活動區和豬圈入口之間增加1個貯藏物之間,使冷風不直接影響豬群,或在內門上掛上門簾。
4、增加采光面積。報告指出,冬季增加陽光照射可使豬繁殖力提高4.5%?8.5%,日漸增加10%,小豬發病率降低8%。為了增加采光,在建造豬圈時,要考慮到豬群整體的光線需求,設置合理的采光區域,在舍頂,南壁留有采光口,在冬季可以增加采光。另外,在晴天的下午,還可以加強豬群的室外活動,沐浴陽光。